重磅!我國科學家吳永寧當選食品科學院院士
[導讀] 我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重點實驗室主任,WHO食品污染監測合作中心(中國)主任吳永寧研究員當選食品科學院院士(Fellow)。
食品科學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AFoST)近日公布每兩年一次的院士增選結果,我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重點實驗室主任,WHO食品污染監測合作中心(中國)主任吳永寧研究員當選該院院士(Fellow)。
據了解,食品科學院成立于1997年,是食品科技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UFoST)設立的由杰出食品科技專家組成的學術機構,是一個獨立的、非盈利性、非政府性的性學術組織。食品科學院院士代表食品科技專家的zui高榮譽。目前,食品科學院有院士210名,由在食品科技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杰出專家學者中選舉產生。食品科學院每兩年增補一次院士,每次增選新院士不超過30名。此次中國專家的入選,逐步展示出中國食品科技人才在上的影響力。
吳永寧研究員簡介: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重點實驗室主任,WHO食品污染監測合作中心(中國)主任
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食品化學與污染監控
教育背景及工作經歷
1983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原南京醫學院)獲公共衛生學士,1986和1997年畢業于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分別獲得營養與食品衛生碩士和博士學位,并在WHO癌癥研究中心(IARC)UICC學者和英國醫學研究會毒理學部(MRC Toxicology Unit)作為*學會學者。緊密結合我國食品污染物風險評估與監管的需要,開展中國總膳食研究及其機體負荷監控技術研究,發展化學污染物暴露組表征與評估技術。針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二噁英、多氯聯苯、溴代阻燃劑、全氟有機物) 和氯丙醇、丙烯酰胺、克倫特羅等食品污染與非法添加熱點問題開展檢測技術研究,多次參加并組織國內實驗室參加二噁英等比對以成績通過,使我國食品重要有機污染物的痕量與超痕量檢測獲得認可,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從篩選、定量到確證的一套國家標準。特別是利用暴露評估研究,制定了食品污染和真菌毒素*及其配套檢驗方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并牽頭制定大米無機砷*食品法典標準。
2007年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010年享受國*院特殊津貼,2011年獲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物獎(公共衛生),2012年獲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學家。
主要成果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6),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技進步特等獎(2014),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一等獎(2014),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2007),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2011),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2012和2005),北京市科技獎二等獎(2011),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行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1),福建省科技獎二等獎(2010)等。主編專著8部,發表SCI論文百余篇,h指數 30。
主要兼職
1)FAO/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
2)美國藥典委員會食品原料專家委員會(USP Food Chemical Codex)兼聯合標準物質、故意摻假專家
3)國*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污染物委員會主任
5)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委員會委員
6)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委員
7)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分會副主任
8)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分會副主任
9)中國毒理學會分析毒理委員會主任
10)中國生態學會生態健康與人類生態委員會主任
11)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編委
12)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編委
13)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主編